Saturday, November 17, 2012

獎勵或賄賂?


有一天,在游泳池畔,我和一個媽媽談天,她的兒子和我大女兒一起上游泳課。她說,你女兒上課好認真,她看起來一直都很努力學習老師教的東西。  她接著又說,她希望她兒子能通過測試,而進到下一級。  結果她兒子對她說:“我如果進級了,你要給我什麼獎品?”  這讓我想起老大小時候學琴的事….


我大女兒從小音感和節奏感就很好。所以在她6歲的時候,我讓她去社區中心辦的鋼琴班上課。每當她練琴的時候,對我們兩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她不想練,我也沒有耐心督促她。我就告訴她,你如果不想練琴,等上完這8堂課,(社區中心的鋼琴課一期8堂課),你就可以不用學了。8堂課後,她高興地退出,我也不再提學琴的事。一年後,她對我說:“媽媽,我好想要像一個真正的畫家畫很逼真的圖。”於是我就讓她去學畫。每當我去畫室接她時,她總是滿臉笑容的告訴我她今天又畫了什麼。平常在家,她自己沒事就練習素描或畫水彩。三年多後的今天,她仍然在學。另一方面,我的小女兒現在已經學了一年多的鋼琴,而她也願意繼續學下去。由此我和我先生了解到:如果我們的小孩對一項技能有興趣,她就比較有可能去持續學習。我們教育孩子的理念也是如此:如果小孩對一項技能有興趣,我們會支持她,但她也必須要做到她的本分。要不然,我們就把錢省下來,也不用一天到晚跟在她們後面嘮叨。

你可能會認為我從來都沒用過獎勵系統。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也像許多媽媽一樣用獎品和貼紙系統來訓練她們上廁所或刷牙。但我知道,獎勵制度有它的問題,它會讓孩子們仰賴外在的誘惑來做該做的事,而無法從內在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少使用獎勵制度。當我們的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時,我們就完全放棄獎勵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讓她們在有限的範圍內做選擇 (limited choice) 及自然的行為結果 (natural consequence)

Sunday, November 4, 2012

創造 v.s. 浪費



在我有孩子之前,我曾經教過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幼兒。我的工作是使用不同的玩具(自製或商店買的)來教他們不同的認知概念。我在讀研究所的時候,還寫了一篇文章分析玩具如何啟發兒童的認知概念和技能。因此,在我有了孩子後,我常想買一些我認為有用的玩具給她們,特別是當她們還小的時候。我常常覺得,如果我買了這個玩具,他們會學到這個概念,或者會自己玩得很開心。

在我老大兩歲的時候,有一天,她在玩紙娃娃小鼠波波 (Maisy Mouse)。她希望她能也有波波好朋友的紙娃娃(松鼠,小雞)及多幾件紙衣服來玩。我媽那時正好在我們家,我們便開始著手繪畫,剪貼,甚至用針線做了手腳會活動的紙娃娃,我女兒在旁邊負責著色。等我們做好了,他們像店裡買的一樣好,而我們也度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今年,當萬聖節來時,我兩個女兒自己做了她們的特殊服裝。我大女兒她的好朋友用大塑膠袋和彩色膠帶做了小禮服,而小女兒用我的舊斗篷,硬紙板及顏料把自己打扮成死神。她們更小的時候,我也曾用家裡的衣服和材料幫他們打扮成公主和吉普賽女郎。所有這些經驗不僅有助於她們的成就感和輔助她們的創造力,還可為我們節省金錢和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