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8, 2012

做家事與零用錢—part 1


孩子們都有需要的東西和想要的東西。雖然父母能提供他們的日常需求,卻不一定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願望。事實上,我覺得父母也最好不要無限制的滿足他們的需求。在這時候零用錢就派上用場了。我第一次想到要給零用錢的時候是我大女兒4的時候。雖然我們在商店購物時,她從來沒有因為要一個玩具而大吵大鬧,但是我可以看出來她多麼希望能買一些她想要的小飾品或小玩具。即使我們已經提供孩子所需要的一切,有時他們還是會想要買一些東西,就像大人一樣。就在那個時候,我正好看到一本書叫做 “錢不長在樹上” (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s),作者是尼爾S.戈弗雷(Neale S. Godfrey)。這本書告訴父母如何教孩子很多不同的金錢觀念,例如如何賺取零用錢,做預算,去銀行存款以及投資。由於當時我的孩子還小,我只採取了作者的“賺零用錢”的觀念和“四罐預算制度”。

 
基本上我的小孩是以做家事來賺零用錢。在我解釋“賺零用錢”的程序之前,我想先強調一個觀念,並不是所有的家事都可以讓孩子用來賺零用錢的。有一些事情,例如收玩具,整理自己的房間,做功課和念書是她們應盡的本份,不應被付零用錢的。這些工作在“錢不長在樹上” 的書中被稱為“家庭公民的義務”。同樣的,如果她們在廚房裡自己烤蛋糕,之後把廚房整理乾淨(如洗碗碟或擦拭檯面)也是他們該做的,因為你本來就應該要把用過的地方收拾乾淨。所以只有像以下的工作可以得到金錢的報酬: 晚飯後洗碗,擦桌子,倒垃圾,拖地,這些對整個家庭有幫助的日常瑣事。

 
老大的第一份工作是檢查家裡所有的垃圾桶,如果滿了,就要綁起來,放到門口,再把一個乾淨的袋子放在垃圾桶裡。在開始執行前,我教她如何判斷一個垃圾桶是滿的,以及如何將一個新的塑膠袋放進垃圾桶裡(她已經知道如何把塑膠袋綁起來)。等她大了些,老二也需要一份工作時,我就教老大怎麼洗碗。等老大會洗碗後,我們給她加薪,把她的工作換成每天晚餐後洗碗。老二做了一陣子收垃圾的工作後,不僅抱怨連連,還經常等到垃圾桶的垃圾滿出來才收。最後在我們雙方都受不了後,就把她的工作換成擦桌子及電爐表面。

 
有時候,我們也會給他們一些打零工的機會,來賺取額外的零用錢,我們會讓他們事先知道工作的性質和薪水,他們可以決定是否要做。
 

下一次,我會談談我們是如何運用“四罐預算制度”來發她們的零用錢。

Sunday, December 2, 2012

願望


聖誕節又快到了。我兩個女兒以前每到這個時候總感到自己很可憐。原因是:假期過後,她們的朋友們都在談論拿到什麼聖誕禮物,而她們並沒有在聖誕節時拿到禮物。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們不用禮物來慶祝孩子們的生日或聖誕節是很殘酷的做法,然而,我們不希望她們養成要禮物的習慣,認為拿聖誕或生日禮物是理所當然的事。一但這個習慣養成,有些孩子就不會珍惜他們所得到的東西。而且萬一沒拿到他們想要的禮物,反而還會怨天尤人。如果他們必須花時間或精力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不僅比較會珍惜這些東西,也會在必要的時候作出明智的抉擇。有了這點考量,我們在兩年前做了以下活動,來讓我們的孩子有一些購物的樂趣,並從中練習存錢和編預算

在聖誕節前兩個月,我們開了一個家庭會議,請孩子們把她們最想要的五樣東西列出來,並且估計每樣東西的價錢。然後,全家一起動動腦,想辦法存錢來買這些東西。例如,我們估計每週花在買零食上約10元美金,出去度假兩晚會花300美元。如果感恩節不出去玩,再加上一個月不買零食,我們就可以省下340元來買東西。為了鼓勵她們努力存錢,我們用一個曲線圖來顯示每個星期存錢的進度。等到存夠買她們單子上第一樣東西的錢後,我們就去買那兩樣東西。就這樣,在幾個月之內,我們不僅買了他們單子上前三樣東西(最貴的是任天堂的DS),也戒掉了每周吃很多零食的壞習慣!

今年,我們讓她們選擇要在聖誕假期去度假,還是用這筆錢來購買我們每個人想要的東西。猜猜他們選擇了什麼?當然是現金啦!接下來大家就開始分頭規劃和研究該如何花這筆錢。由於年齡和性格的差異,老大計劃把她分到的大部分錢存起來,老二則決定要花掉所有的錢。她並且和爸爸合資一起買了一個較貴但兩人都可以用的東西。無論她們選擇哪種方式,這些都是可貴的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