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又快到了。我兩個女兒以前每到這個時候總感到自己很可憐。原因是:假期過後,她們的朋友們都在談論拿到什麼聖誕禮物,而她們並沒有在聖誕節時拿到禮物。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們不用禮物來慶祝孩子們的生日或聖誕節是很殘酷的做法,然而,我們不希望她們養成要禮物的習慣,認為拿聖誕或生日禮物是理所當然的事。一但這個習慣養成,有些孩子就不會珍惜他們所得到的東西。而且萬一沒拿到他們想要的禮物,反而還會怨天尤人。如果他們必須花時間或精力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不僅比較會珍惜這些東西,也會在必要的時候作出明智的抉擇。有了這點考量,我們在兩年前做了以下的活動,來讓我們的孩子有一些購物的樂趣,並從中練習存錢和編預算。
在聖誕節前兩個月,我們開了一個家庭會議,請孩子們把她們最想要的五樣東西列出來,並且估計每樣東西的價錢。然後,全家一起動動腦,想辦法存錢來買這些東西。例如,我們估計每週花在買零食上約10元美金,出去度假兩晚會花300美元。如果感恩節不出去玩,再加上一個月不買零食,我們就可以省下340元來買東西。為了鼓勵她們努力存錢,我們用一個曲線圖來顯示每個星期存錢的進度。等到存夠買她們單子上第一樣東西的錢後,我們就去買那兩樣東西。就這樣,在幾個月之內,我們不僅買了他們單子上前三樣東西(最貴的是任天堂的DS),也戒掉了每周吃很多零食的壞習慣!
今年,我們讓她們選擇要在聖誕假期去度假,還是用這筆錢來購買我們每個人想要的東西。猜猜他們選擇了什麼?當然是現金啦!接下來大家就開始分頭規劃和研究該如何花這筆錢。由於年齡和性格的差異,老大計劃把她分到的大部分錢存起來,老二則決定要花掉所有的錢。她並且和爸爸合資一起買了一個較貴但兩人都可以用的東西。無論她們選擇哪種方式,這些都是可貴的學習經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