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5, 2013

如何幫助孩子和平相處


從小在台灣長大,我看到許多父母對老大及下面弟妹的差別待遇。父母親通常對長子或長女相當嚴格,希望他/她能為弟妹樹立好的榜樣。我經常聽到長輩們說:“他比你小,你就讓他/她(弟妹)吧”,“你比她大,你應該讓她...(先玩,先吃,或別跟他計較)” 。在我們決定要有孩子時,我告訴我的先生,我絕不會這樣對我的孩子。因為那不僅讓老大心生不滿,怨恨父母弟妹,也會寵壞小的,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要兄弟姊妹感情融洽,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公平。

但公平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可得到同樣的東西或待遇,而是每個人都得到她所需要的。起初,每當我要幫一個孩子買生活必需品,如長褲或衣服,而另一個孩子還不需要買時,我會覺得對還不需要買東西的孩子不公平,但我又不想隨便買個東西給她,因為那是一種浪費。於是,我就幫另一個孩子找別的她用得到的生活必需品,如內衣或襪子。這樣一來,她們都同時買了東西,就不會覺得不公平。隨著她們年齡的增長,尤其是當老大開始有家庭作業時,她有時會覺得妹妹一天到晚都在玩,她卻要做功課,很不公平。我就教她“公平是每個人都得到他們所需要” 的概念:她要做功課,是因為這是她在這個年齡應該要做而她的妹妹還沒有達到她的年齡。一旦孩子有了這個概念,她們就較少抱怨不公平。特別是當其中一個孩子在短期內需要比較多父母的關注,而你的時間有限無法同時顧到兩個〈以上〉,灌輸小孩這個概念會很有用。

11
年後的今天,我可以說,我的兩個女兒大部分時間都和平相處,感情融洽。我們一直公平的對待他們,從不將她們互相比較。以下是我們做的一些事來輔助並維護們友好關係的方法,

1)共享〈共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盡量不多買東西。因此,她們姐妹倆有很多的機會要共用一個東西。當老二還小時,還不太會自我表達,每次姐妹倆在搶玩具時,我會說,“你們兩個都要玩這個玩具,但是我們只有一個,該怎麼辦呢?” 注意,我用的是徵求解決方案的態度,而不是叫老大要讓步。然而,老大經常會自己願意讓妹妹先玩。由於那時她們對時間觀念還很淺,五分鐘會像永恆一樣久,我通常會用一個定時器來計時或和她們一起數數〈如數到五十下再換另一個人玩〉。現在輪流和共享對她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她們自己就會想辦法達成一個公平的解決方案或協議。

2)解決衝突:我聽說有些弟妹會用哭來得到長輩的同情和注意,並因此使兄姐挨罵。我們做父母的每當聽到年紀小的孩子的哭聲,第一個反應通常就是年齡大的孩子一定做了什麼事,才會造成小的在哭。就算我們不這麼說或想,年齡大的孩子也會覺得父母在怪她〈我們的老大就常這樣告訴我〉。因此每當小的在哭時,我會盡量用平和的語氣問她們發生了什麼事。我讓她們知道,我是想看看有什麼我能幫她們解決。重點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責怪誰做錯事。

3)給孩子一點面子:當你的孩子互相指責對方時,有時你必須要在私下與她們一對一談話。我通常會告訴她們,我希望私下聽她們彼此對這個事件的描述或看法,當她們覺得可以自由表達意見,而不會被批評的情況下,她們也可能會重新思考她們之前所做的事,甚至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人通常有自我防禦機制,如果自己的錯誤被公開指出,他比較會以一些藉口來保護自己或想辦法指責別人。在聽完姊姊或妹妹的看法後,我通常會溫和地問她們一些問題,比如說“如果今天是她這樣對你,你會覺得怎麼樣?”,“你認為你這樣對她是公平的嗎?”

4)老大終究還是個孩子:如果家裡的老大是一個負責任和有愛心的孩子,父母很容易會要求她去看顧弟妹。但我們做父母的不要忘記老大也是個孩子,她會希望有自己的時間來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或與她的朋友相處〈而不需帶著弟妹〉。雖然一個負責任的姊姊是個很有用的保姆,但這也是這個大姐姐的負擔。因此,從小,我總是告訴老二,在學校的時候,姊姊如果不要她跟著,要求她離開,她就必須去找她自己的朋友。同樣的,在家裡,如果姊姊想一個人獨處,她必須要尊重姊姊的要求,相對的,妹妹如果做出類似的要求,姊姊也要尊重妹妹的選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